中国人和欧洲人在旅游的差异(中国人在外国旅游素质)

个人学习 69 0

中国人和欧洲人在旅游的差异

不少中国人在国外旅游,仍坚持吃中餐,不肯尝试外国美食,而很多外国人却抱着好奇心品尝中国美食。

笔者的美国朋友到北京一定会去吃烤鸭,到天津一定会去吃“狗不理”包子,他们对北京全聚德烤鸭、大董烤鸭、鸭王的味道、价格和服务质量都很有见解。真正是入乡随俗,全方位体验旅游地的风土民情。

笔者知道有许多外国游客在北京,都到过朝阳剧场和天桥剧场欣赏过中国杂技。北京什刹海酒吧街、上海衡山路、新天地酒吧街、苏州金鸡湖畔酒吧,每天晚上“老外”都不少,周末更多。其实,去一个国家旅游白天看景,晚上能看看当地的演出,也是了解当地风情文化的好习惯。

中国游客到了费城就不能欣赏一下费城交响乐团的演出?到了波士顿就不能到哈佛大学咖啡屋体验一下哈佛的文化氛围?

旅游,真正的海外旅游,只有注入了文化氛围才会游出名堂,游出更深层次的感受,我们的旅游习惯应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

中国人和欧洲人在旅游的差异

大多数中国人旅游会选择去景区,游览过后住进酒店。其实,现在流行生态旅游,国外游客更倾向于选择亲近自然和惊险刺激的体验式旅游:到沙漠草原驰骋,到峡谷洞穴猎奇探险;到野生动物园观看动物,到野生植物园内野炊、露营。漂流、攀岩、出海、冲浪等各种挑战极限的旅游活动层出不穷,晚上在野外露营扎一顶帐篷,他们认为一场让人心跳加速的探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旅游。

种种不同的旅游习惯归根结底是源于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中国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进步需要汲取,发展需要交流,我们欣赏中外旅游之间的差异,但只有兼收并蓄,旅游生活才能展现出另一番美好。

———————————————————

试想,你正在跟一群小伙伴玩捉迷藏,现在图中有九棵树,凭直觉你会躲在哪棵树后呢?

选好了吗?那么问题来了:

想知道,你的真实性格是怎样的?你在朋友眼中是个怎样的人?

1.微信关注【 九哥 】公众号(微信搜索 “toplines” 即可)

2.回复“树 ”字即可查看答案。

关注后,九哥还会每天为您及时更新财经热点,热图、金句收入囊中;挖掘更多大佬趣事,“首富”“老公”一网打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中国人和欧洲人在旅游的差异

在国外的风景名胜,看到的中国游客都是什么形态?三五成群,一群人热热闹闹看景,十分欢乐。大家相互凹着造型,一起拍照。

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究,首先是国人的旅游时间,大部分都在法定节假日出行,一放假世界各地的旅游胜地便被中国人包围。扎堆出游无法避免。

其次,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喜欢热闹。多人出行,所获得的快乐也是加倍的,旅途也不会无聊了。

反观外国游客的旅行,规模没那么大,最多是以家庭为单位,三三俩俩。甚至还有独行侠,背着超级重的大背包,探险世界的神秘角落。

和国人出行的大巴车不同,外国人热衷于自驾游和房车旅行。车子上还会放置自行车或者冲浪板,户外感十足!

中国人和欧洲人在旅游的差异

关于自驾游和跟团游的区别,中国人和外国人的认知也有差异。在中国,一说到跟团游会想到什么?夕阳红大妈团,小学生夏令营,还是坑爹的购物团?

统一的小红帽,中规中矩跟在领队后头,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定点停车、定时撒尿的套路深入人心。

图/人民网

越来越多的人推崇自由行,提倡体验式旅行,收获更地道的体验。灵活的时间安排,随时随停,要的就是一种自由的态度。

而在国外,跟团游不便宜,还是自驾游更实惠。国外人工成本大,专业导游解说的费用和小费,司机的汽油费和小费,零零总总开支不小了!所以更多的人选择开车自驾或者在当地租车,自己做好路线规划和攻略。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