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出差疫情旅游规定最新

个人学习 16 0

疫情第三年

重点做好“赴外省”和“来浙江省”两类出行人员管理,加强对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的指导和监管,机关企事业单位加强出差审批和因私出行管理,暂缓组团/组织(或批准)赴有本土感染者的设区市旅游、疗休养和出行。

省内旅游景区坚持限流、预约、错峰等措施,景区接待游客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恢复“健康码”和行程卡联查,严格落实测温、亮码、戴口罩、“一米线”、通风消毒等各项防控措施。

同时,严格控制公共场所接待规模,减少人员聚集。影剧院、娱乐场所、网吧、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棋牌室、麻将房、桌游室等密闭公共场所接待人数不超过核定人数的75%,宗教活动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内参加活动的人数不超过场所容纳规模的60%。

按照“非必要不举办”“能线上不线下”的原则控制会议、论坛、会展活动;对演出、体育比赛、展览展销等大型活动严格审批监管。按照“谁举办、谁负责”“哪里举办、哪里负责”原则,原则上不邀请14天内有本土阳性病例所在地市(直辖市为区)旅居史的人员参加会议活动,明确会议等聚集性活动的主体责任,会前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合理控制人数,落实防控举措。

欧洲出差疫情旅游规定最新

陈直平:目前,我国已批准用于3-11岁人群接种的新冠病毒疫苗均为灭活疫苗。免疫程序与原来12-17岁和成人接种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一样,均接种2剂,间隔至少2-3周(具体以说明书为准)。后续如未成年人获准使用新冠病毒疫苗种类、免疫程序有更新调整的,也会及时告诉大家。

根据已获批使用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临床研究结果显示,3-17岁人群接种后安全性良好,中和抗体阳转率高,免疫原性良好。一些研究结果还提示儿童和青少年接种后的免疫应答优于18-59岁成人和60岁及以上老年人。现有的证据均充分证明在3-17岁人群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是安全、有效的。

鉴于3-11岁年龄段属于未成年人,没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特殊性,该年龄段人群接种新冠病毒疫苗需要家长或监护人陪同,并由家长或监护人代签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接种前,家长或监护人应了解新冠疫苗接种的知识、流程及孩子健康状况,携带好儿童身份证(或户口簿)、预防接种证等。在接种现场时,家长或监护人要将孩子的健康状况、心理紧张情况、接种疫苗的禁忌及疾病史等如实告知接种医生。接种过程家长(监护人)要全程陪护,并注意保持一米线的距离,全程佩戴口罩。接种后在现场留观30分钟,如出现不适,请及时联系现场工作人员。接种当天保持接种局部皮肤清洁,避免用手搔抓接种部位,新冠疫苗接种后可以正常地生活、学习。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近期接种过其他疫苗,要间隔14天后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建议与接种其他疫苗至少间隔14天以上,但如遇犬咬伤或出现外伤等需紧急接种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或注射免疫球蛋白的,可不考虑该时间间隔。

欧洲出差疫情旅游规定最新

卢永福:随着天气转冷,国内时令水果下市,进口水果将迎来消费旺季。根据省疫情防控办文件规定,进口水果需纳入“浙食链”管理,实行数字化追溯,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底线。

近期,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将重点加强对水果批发市场、水果连锁经营门店、大型商超等经营主体的排查和监管, 重点监督检查其进口水果票证情况、上链情况、“三专”(专区存放、专区销售、专用通道进货)制度落实情况,一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将从严从重查处。同时,将继续加大对进口水果在“浙食链”系统首站赋码工作的指导,切实做到应赋尽赋;督促经营户严格落实采购扫码、完善追溯链条信息和销售终端亮码等要求,杜绝没有“浙食链”溯源码的进口水果上市销售,实现闭环管理,切实做到将进口冷链食品的疫情传播风险降到最低,全力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最后,建议大家到正规超市、卖场、水果专营店选购进口水果,也欢迎广大市民朋友在消费时使用手机扫一扫“浙食链”溯源码进行查询了解,可清楚查询产品的检验检疫、消毒记录、核酸检测等信息,关注水果产地、来源、进口检验检疫信息,不要采购来路不明的进口水果。

问:浙江近期计划外出旅游度假的人员,应该注意些什么?

陈直平:六点建议:

建议近期减少旅行,尤其是跨省旅游,不去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出现本土病例的城市,尤其是口岸城市,非必要不要前往边境地区旅行。

旅行途中全程自觉做好亮码、测温、戴口罩、保持“一米线”距离、勤洗手、避免扎堆拥挤、就餐时使用公筷公勺等个人防护措施。

建议旅行结束返浙前,做一次核酸检测,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返浙。

出省旅行返浙后,做好14天日常健康监测,期间不组织或参加聚集性活动,一旦自己或家人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或丧失等不适症状,勿自行服药,及时到就近发热门诊就医,就医途中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向医生如实报告个人接触史、旅居史和活动史。

密切关注新冠肺炎疫情动态,一旦发现曾经去过的城市有本土病例发生、与确诊病例同乘交通工具或活动轨迹有交集、健康码出现红码或黄码等情形,应第一时间向社区报备,接受管理,配合做好疫情防控措施。

旅行结束返浙后,如接到防疫短信、电话等询问或提醒时,务必根据要求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欧洲出差疫情旅游规定最新

保持省、市、县三级常态化防控指挥组织和工作体系,人员相对稳定,始终处于激活状态;完善平急转换时提级指挥、扁平化管理,工作组、专班化运行的快速响应机制。

进一步提升流调溯源、核酸检测、隔离管控等能力,推进多轮次、全覆盖、实战化的应急演练,确保在发现本土初筛阳性感染者后的24小时内指挥体系迅速转入应急状态,并按照《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处置指南》《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机制工作方案》要求,严格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强化应急处置,坚决跑在疫情前面。

欧洲出差疫情旅游规定最新

根据国内外研究结果来看,接种疫苗在预防感染、减少发病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在预防重症、预防住院、预防死亡方面效果显著,对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平稳有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无论是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要求出发,还是从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角度出发,都需要尽快扩大接种人群范围,进一步提高人群接种覆盖率,尽快建立并巩固人群免疫屏障。

根据_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统一部署,在前期疫苗接种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接种人群的年龄范围,将疫苗接种人群年龄由12岁以上调整至3岁以上。现阶段,浙江选用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开展3-11岁人群接种工作。根据“七普”人口数据,浙江3-11岁人群共万。综合国家疫苗供应情况,浙江计划11月20日前,完成3-11岁人群第一剂次接种,12月20日前,完成两剂次全程接种。

今年8、9两个月,教育、卫生通力协作,顺利完成了12-17岁人群接种工作,为稳妥有序安全做好全省3-11岁人群接种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针对该年龄段儿童的年龄、身心发育、自我健康防护意识和能力等特点,上周五,省卫生健康委、省教育厅联合召开了全省接种工作部署会,要求各地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属地管理责任的落实,在总结12-17岁人群接种服务经验的基础上,加强部门配合,全省“一盘棋”,认真做好3-11岁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重点做到“四个强化”。

一是强化责任落实。各地按照属地防控办统筹部署和“条抓块统”工作原则,结合未成年人接种工作特点和工作实际,压实属地责任、部门职能、学校责任,合理把握接种工作节奏,确保平稳有序推进。教育管理部门负责督促指导学校做好疫苗接种组织发动和宣传工作,卫生健康部门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做好技术支持,指导接种单位和医疗机构有针对性地做好疫苗接种和医疗救治保障工作。

二是强化规范接种。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规范接种实施。接种前应由监护人签订知情同意书,并充分告知监护人及受种者接种禁忌、不良反应和接种后留观等注意事项,做好健康状况询问、接种禁忌核查等工作。受种者完成接种后,应在接种现场留观30分钟。如受种者在相近时间内还需接种其他疫苗,应确保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间隔14天以上,同时要先保障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

三是强化救治保障。各地要针对未成年人医疗救治特点,结合辖区实际,制定疫苗接种医疗救治保障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合理配置医疗救治力量,加强人员培训。接种单位要按照有儿科急诊急救人员驻点保障、有儿童适用急救设备药品、有120急救车现场值守、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救治绿色通道的“四有”原则,做好医疗救治保障工作。加强心因性反应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处置工作,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风险。

四是强化健康宣教。加强健康知识和免疫策略的宣传教育,让广大家长朋友充分了解疫苗在预防控制传染病中的重要作用,围绕群众关心的问题,针对性做好科普宣传和接种时解释说明等工作。

在这里也要提醒大家不信谣、不传谣,接种疫苗后还要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确保常态化防控措施不放松,群防群控,共同维护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欧洲出差疫情旅游规定最新

因此,尽管心存疑虑,德国政府还是在欧盟委员会积极推动协同解封。上周五,德国内政部宣布,会在15日夜、16日凌晨开始结束边境管控,而德国人也可以自由前往其他欧盟伙伴国,已退出欧盟的英国,以及冰岛、列支敦士登、挪威和瑞士4个申根国家。“自由移动将在欧盟境内恢复,”德国内政部长霍斯特·泽霍夫在声明中说。

此外,欧盟还呼吁成员国从7月初开始全面解除所有边境管制,因为很多国家的疫情形势已经得到“快速好转”。

解封后防控寄望于新冠预警APP

在许多德国人跃跃欲试计划暑期出游之际,德国联邦总理府部长布劳恩却提醒公众,需当心即将到来的旅游季可能存在的感染风险。当地时间14日接受《星期日法汇报》采访时,他表示,如果从疫情严重的热点地区返回德国的游客散布至各地,且传染链无法被当局跟踪,那么“我们很快将不得不再度采取全国性措施”。

欧洲出差疫情旅游规定最新

此外,旅客还会通过机场大屏幕和广播了解安全卫生规定。最重要的是,所有旅客在机场内必须佩戴口罩,盖住口鼻。对于抵达旅客来说,必须在领取完行李后立即离开机场,减少逗留时间。接机的人只能在机场外等候。但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机场并没有安排对境外旅客进行核酸检验,德国也没有隔离14天的相关要求。

不过,据汉莎航空公司12日宣布,将从7月初开始,在法兰克福和慕尼黑机场提供新冠病毒检测服务。此外,其他一些航空公司也各自对旅客提出防疫要求,如整个航程要佩戴口罩等。

红星新闻特约记者 王薇

欧洲出差疫情旅游规定最新

严格落实重点风险人群的定期核酸筛查,确保核酸检测频次和质量。切实抓好高风险岗位人员(发热门诊、隔离病房、集中隔离场所、核酸采样和检测工作人员及口岸一线工作人员等)的健康监测,在岗期间每隔1天开展1次核酸检测;其余一线工作人员可每周检测2次、每次间隔2天以上,非一线工作人员,每7天开展1次核酸检测。

发热病人等重点人群核酸检测结果,应在4—6小时内反馈,结果出具前应在医疗机构留观;其余人员核酸检测结果应在24小时内反馈。

本土初筛阳性标本在第一时间上报属地卫生健康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在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4小时内完成复采复检。

整合利用疫情报告系统个案,发热门诊监测,退热、止咳、抗病毒、抗菌素等四大类药物监测,网络媒体信息等,建立和完善监测预警多点触发机制,提升疫情早发现能力。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