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客在欧洲更敢花钱了
短暂的旅行结束,回国工作没几天,吴嘉妮就在工作上遇到一些瓶颈。领导直接让她换了赛道,这让吴嘉妮有种此前一切努力被推翻的感觉。
“清晰地看到自己的短板,这种适应过程很崩溃。”崩溃的时候,就想再去欧洲买包。
虽然她很清楚,问题的本质在于自身的内核要更强大,但她也会给自己找一些生活的甜头,而包则是其中一个有效的方式。
要客研究院《2020-2021中国奢侈品报告》显示,2021年,由于连续两年远超其他国家的高速增长,中国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占比上升到30%,以奢侈品为核心的高端消费品成为疫情后中国消费复苏的重要力量。
高净值人群是这一轮奢侈品消费爆发的主要动力。
要客研究院的上述报道分析,中国拥有千万以上净资产的高净值核心消费者470万,约占总人口,但是却贡献了中国奢侈品行业超过80%的消费力。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奢侈品消费还有两个趋势。
一是从境内向海外回流,当下,境内奢侈品消费占比达到64%,预计到2025年,中国境外和境内奢侈品消费重新持平;二是年轻化,“80后”与“90后”分别贡献了中国奢侈品总消费的56%与23%。
欧洲方面承认,世界上最重要的奢侈品客户是中国人。
2019年全球旅游渠道的奢侈品销售额为2810亿欧元,旅游零售个人奢侈品销售额占总额的6%为168亿欧元。
根据预测,2030年个人奢侈品市场价值将在5400亿至5800亿欧元之间,旅游零售额将占4%至6%之间,总价值可能达到350亿欧元。
意大利最大的机场罗马菲乌米奇诺机场负责人称,他们看到了机场免税店业绩正在迅速增长,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完成对国内和申根地区航班专用区域的商业规划。同时,预计对于非欧盟航班的T3航站楼在2024年初纳入全球所有重要的奢侈品牌。
“当中国游客大量返回时,我担心供应会赶不上需求,”他说。
奢侈品零售商盟MONCLER的首席企业和供应执行官桑特尔 上周三对分析师乐观预测,前往欧洲旅游的中国人仍然只是_一小部分贡献,但这一数字每周都在增长_。
市场研究公司Tourism Economics的欧洲和中东地区主管大卫·古德格亦预计,今年从中国到欧洲的旅行业务可能会达到新冠疫情前水平的50%左右,而完全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可能还要等到2025年。
疫情之前,位于伦敦的奢侈品商店哈罗德百货公司的总体消费额中,大约25%来自中国游客,如今,这个比例已经跌至不足11%。
但这并不妨碍即将到来的暑期中国高净值游客成为一股席卷欧洲奢侈品店的热浪。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中国游客在欧洲更敢花钱了 ?欢迎在下方留言框与旅界君互动。
欧洲旅游火爆的原因
由于旅客需求增长,房源不足,很多旅行社只能推掉部分希望在7、8月份前往欧洲热门旅游目的地的顾客。
美国旅行社Blissful Travel Company的创始人Abby Lagman表示,前段时间有旅客希望预订即刻前往希腊的机票和酒店,但是供应商的产品售罄了,最后只能推掉这笔单。Lagman也一直在鼓励潜在客户将欧洲游的时间推迟到秋季,因为那个时候的机票和房源更多,景点也没有那么拥挤。
值得注意的是,推动欧洲游热度的除了国际旅客,还有欧洲各国居民。据ETC的一项调查,今年大多数欧洲人都计划赶在8月份之前出游,以应对旅行成本的持续上涨和极端天气的影响。卢浮宫和梵蒂冈等目的地通道口处排着长长的队伍,游客至少要等一个小时才能进去。各大预订平台也表示,许多酒店已经爆满,甚至连咖啡厅和餐厅也挤满了人。
旅游过热成为“甜蜜的负担”
根据意大利旅游部的数据,今年6月份,意大利接待的国际航空旅客数量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了,其中美国是最大的客源国。
据当地旅游业人士称,威尼斯全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今年比往常更拥挤,像圣马可广场这样的热门景点已经挤满了人群,就连一座不太知名的桥上也有很多举着自拍杆的游客。
当地杂志《Ytali》的负责人Guido Moltedo表示,在威尼斯居住了12年,早就见惯了来自各地的游客,但今年的一个很明显的变化是,很多不知名的地方也挤满了人群,工作日和周末一样热闹。Moltedo认为,威尼斯的旅游业已经接近饱和。
作为热播剧《权力的游戏》中君临城的取景地,克罗地亚城市杜布罗夫尼克也面临着游客数量过载的问题。德国度假租赁搜索引擎Holidu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杜布罗夫尼克的入境人数同比增长46%,最近甚至超过威尼斯,成为欧洲旅游“过热”程度最高的城市。
与此同时,克罗地亚南部港口城市斯普利特也吸引了众多游客,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也时有发生。尽管这些问题会给当地社区带来困扰,但欧洲各国仍然乐于看到游客的回归。
里斯本设计师兼导游Melissa Cruz表示,如果没有游客,整座城市一片沉寂,毫无生机,而现在这里人潮涌动,充满了活力,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景象。
本文转自环球旅讯
欧洲旅游火爆的原因
在巴黎第九区,诞生于1893年的巴黎老佛爷百货商店是仅次于巴黎歌剧院的地标,显赫不仅仅是它拜占庭式的建筑形态,而是财富浓度——老佛爷被看作欧洲最高端的商场之一。
5月3日,三年后第一次重返欧洲旅游的北京女生吴嘉妮一天在老佛爷花掉了2万欧元,提前达成了今年的“海外血拼”目标。
她购买了奢侈品牌Celine 3000欧元的小西装和1500欧元的桑蚕丝衬衣、数件Loro piana 1000欧元的打底衫和2000欧元的裤子等多件商品,这都是她的“刚需”。
吴嘉妮在小红书上晒出了她的购物清单,背景是法国第一家“宫殿酒店”Le Meuricel,1450欧/晚,推开窗就能看到左岸的灿烂文化与浪漫的铁塔,酒店还放了一个可爱的望远镜在客厅。
她在博文中分享了当日老佛爷国人游客开始增多的盛况,就连接待她的销售都是近期重新返岗的国语销售,据这名销售描述,中国游客五一开始增多,消费金额比疫情前有增无减。
吴嘉妮今年30岁,在一家头部券商工作,有约5年的奢侈品消费史。大学毕业后,她已经拥有几乎所有奢侈品品牌的包包和鞋子,香奈儿、迪奥、LV……“反正那个时候就是觉得,只要缺这个品牌的东西,出境旅游的时候就可以随手买一个。”
现在,吴嘉妮终于等到了出境游重启的那一天,她的下一个目标是伦敦近郊的比斯特购物村。“听说英国今年开始不能退税了,可那里有全欧唯一的Dior折扣店…”
今年五一,国内的五天假期是一些中国游客到欧洲旅行的好机会,她们的日程中往往包含类似的奢侈品购物消费。
根据旅游购物退税公司环球蓝联(Global Blue)2023年4月初发表的一份报告,欧洲的外国游客退税消费今年3月反弹了119%,高于1月的106%和2月的100%。
环球蓝联认为主要归功于中国内地游客重返欧洲消费:今年3月中国内地游客在欧洲国家购物的恢复率达到了49%,高于1月和2月的22%,其中,法国和德国是吸引最多中国内地游客的两个欧洲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自2月以来,在中国边境重新开放后,LV和爱马仕是最大受益者,它们一季度的全球销售额分别增长了17%和23%。
瑞银数据亦显示,今年3月份中国游客在欧洲的平均交易额比2019年高出28%。
这个春天,站在奢侈消费顶端的欧洲奥莱、卖场们率先感受到了中国热钱的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