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四国乘火车旅游(欧洲四国什么季节去好)

个人学习 26 0

欧洲四国乘火车旅游

15:47,我们继续乘坐RE4877前往兰德夸特。这趟开往格劳宾登州首府库尔的列车使用的是最近SBB比较流行的双层车厢,虽然窗户不能打开,但在上层视野很好,再加上乘客较少,还是很适合看风景的。

上文也提到,这段旅程的亮点在于沿林河众览整个列支敦士登边境。列车一出圣马格雷滕不久就进入了河谷地带,周围的风景也一如想象中的瑞士田园。

麦田、牛群,瞬间就从慕尼黑啤酒节的奔放中平静下来。

随便定格车窗就是一张风景照,坐在空旷的车厢里静静的享受下午时光也是很好的。

相比于瑞士这一侧的田园风光,列支敦士登这一侧则略显“寒碜”,除了山就只剩山脚下的一点平原,如果不是事先做了功课,你完全不知道这会是另一个国家。其实列支敦士登的建国史,就是其创始人列支敦士登大公在别人手中买下的一块山地庄园,后来才演变成国家。

想看大城市?可惜没有,作为世界第六小的国家,这就已经是列支敦士登的大城镇了。

当列车开过萨尔甘斯Sargans之后,火车左侧的列支敦士登就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不经意间从北到南领略整个国家。

下车的兰德夸特算的上是格劳宾登的大站,明显人流多了许多。在车站的另一侧,是兰德夸特的时尚奥特莱斯。作为瑞士比较知名的奥特莱斯之一,兰德夸特时尚奥特莱斯还有自己的中文网站,既然定位“时尚”,其折扣村内的品牌也基本以中低端大众品牌为主,营业时间为周一-周日10:00-19:00,如果有时间有需要的话可以去逛逛,虽然无论物价还是退税瑞士都不算是一个购买衣服的好地方。

从地下道下去另一侧就是兰德夸特的城区,火车站的售票处、超市、餐厅、ATM、卫生间一应俱全,站外广场上就是公交站,兰德夸特也是户外运动的集散地之一,在广场上可以看到许多背着登山包登山杖的人坐车刚从山上下来。因为是大站,兰德夸特的人工售票处周日也是营业的,顺利买好瑞士通票,又去超市买了两瓶饮料——到了瑞士发现很多人在喝的国民饮料,我们也买来喝喝吧,味道么,见仁见智了就……

超市外面的ATM是可以使用银联卡的,我们这次出行依然带的是华夏银行卡,每天一笔免手续费,但其实瑞士必须使用纸币的场合很少,大部分情况下信用卡都可以搞定。

欧洲四国乘火车旅游

作为举世闻名的高消费国家,瑞士在吃住行各个方面都和廉价没有什么关系。虽然说吃可以自己做饭并在超市寻觅低价,住可以选择青年旅社、民宿降低成本,但是出行却是个难以回避的问题。在瑞士出行,可以选择自驾、大巴,但最为方便的还是火车。瑞士拥有着极其发达的铁路网络,不仅车次多覆盖面广,在准点率上也是首屈一指。

瑞士的国家铁路公司是SBB,负责全国范围内的干线铁路运输,此外还有不少地方性的铁路公司,例如格劳宾登州的雷蒂亚铁路、运营采尔马特周边线路的马特洪哥达铁路等等。瑞士境内的全部火车线路、时刻、停靠站台都可以在SBB官网上查询并购票, 如果去瑞士的话,SBB的手机客户端SBB Mobile更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瑞士虽然铁路系统极度发达,但是在SBB的列车系统中,是没有“高铁”这个选择的。在瑞士的铁路客运系统中,列车大致分为EC(欧洲快车)、IC(城际快车)、IR(区际列车)和R(区内列车),分别对应国内的长途特快、城际特快、快速列车和普快列车。

由于瑞士是个多山的国家,铁路多依山而建,瑞士人一直认为与其提高铁路速度,不如打隧道来的实在,一个隧道开通就可以使两地的线路运行时间缩短几十分钟甚至几小时,所以在瑞士长达十几公里乃至几十公里的隧道十分普遍,世界最长的公里隧道也与今年在瑞士打通,近期就会开通运营。也正是这个原因,瑞士的火车通常运行速度都在160以内,部分区段由于需采用齿轮爬升,速度更慢。

虽然SBB没有高铁,但并不意味着瑞士没有动车组。德国国铁DB运营的ICE、法国国铁SNCF运营的TGV都有列车连接本国与瑞士的主要城市,而且SBB的多条EC线路实际上是用高速动车组运行的,只不过限于速度等原因还是归类于普通快车上。而普通的低速动车组更是广泛运营在IR、R级别的列车中,在欧洲其他铁路大国很少见到动车组后面拖车厢的配置在瑞士颇为普遍。

众所周知,欧洲的火车全票票价相当高昂,而瑞士则把这一价格更进一步。在瑞士这样一个大约中国两个省大的国土上,动辄数百乃至近千元人民币的单程票屡见不鲜,而一些私营的登山铁路距离虽短但票价更为高昂,用于交通方面的花费在瑞士的总体花费中所占据的比例十分的高。在瑞士乘坐火车如何购票?大致有如下几种途径:

对于在瑞士的中短时间紧凑旅行来说,瑞士通票可谓是最佳的省钱神器。瑞士通票实际的全称应该是“瑞士旅行通票”Swiss travel pass,用于区分瑞士、列支敦士登居民使用的Swiss pass,只不过在国内,大家通常简称为瑞士通票。瑞士通票分为连续使用和自选天数(Swiss travel pass flex)两类,对于不同天数、一等座/二等座、青少年/成人对应不同的价格,不过出于最经济的用法,自然还是选择二等座最为划算,并根据旅程确定天数(天数越多日均单价越低,自选天数价格略高于连续使用价格)。

以连续使用的Swiss travel pass为例:

瑞士通票可以免费乘坐瑞士境内的绝大部分火车、巴士、游船和城市市内交通,并可免费游览四百多个瑞士博物馆,即便是不可享受免票的部分登山列车、缆车,也可以凭借瑞士通票获得5折或者75折的折扣。对于在两周之内安排了多个城市、景点游览的值友(尤其是需要横跨瑞士全境、乘坐冰川列车黄金列车等景观列车)来说,瑞士通票通常是最为划算的选择。

瑞士通票有纸质版和电子版两种形式(电子版用A4纸打印出来即可),可以在瑞士各大火车站的人工售票柜台购买(需要注意部分小火车站无人工柜台或者柜台周末不开门),也可以在瑞士国铁SBB的官网购买,均为统一售价。

不过购买瑞士通票最便宜的途径还是在国内。由于瑞士法郎持续升值,瑞士通票的价格也水涨船高,而国内今年以来瑞士通票的价格都没有多少变化,偶尔还会有活动可以立减,假如你没有高比例信用卡返现、对瑞士购买车票没有特别嗜好的话,国内购买通票既省心又便宜。

对于在瑞士深度中长时间旅行、行程安排不够紧凑的值友来说,由于乘坐火车的比例并没有那么高,瑞士通票并不是最划算的选择,SBB也因此推出了时效一个月价值120瑞士法郎的半价卡。

半价卡的使用范围和上面的瑞士通票基本一致,不同的是瑞士通票可以免费乘坐的线路,持有半价卡需要五折购票,同时也不再包含免费参观博物馆的服务。如果某天你需要多次乘坐火车,也可以在半价卡的基础上以73瑞士法郎/天的价格购买1-day travelpass来享受免费乘车服务,或者购买更为便宜的9 o'clock travelpass(仅限于周一到周五9点后使用,二等票58瑞士法郎)

从2016年12月11日开始,一日通票和九点通票都将执行新票价,最主要的变化就是提高了一日通票的价格(包括二等、一等、自行车票等)

时效一个月的瑞士半价卡,很容易让人与上面瑞士通票中的一种——Swiss Travel Pass Flex搭配Swiss Half Fare Card Combi来进行对比。自选天数的Swiss Travel Pass Flex的有效期也是1个月,一个月内可选其中任意3/4/8/15天(对应不同价格)享受瑞士通票同等免费优惠。在此基础上再搭购60瑞士法郎的Swiss Half Fare Card Combi(具体使用方法与半价卡相同),就可以在Swiss Travel Pass Flex生效第一天与最后一天之间,任选天数之外的时间享受五折优惠。至于两者之间如何选择,关键还是要看个人的行程安排。Swiss Travel Pass Flex搭配Swiss Half Fare Card Combi的优势在于在同等优惠条件下价格最便宜,缺点在于只有3/4/8/15天可选,且通票激活第一天之前和最后一天之后的时间无法享受五折优惠,对于行程安排略不方便。

与欧美其他铁路公司一样,瑞士铁路也有“早鸟票”,很多列车都有最高低至5折的折扣票,假如你在瑞士只是坐一两次火车,购买各类通票不划算,也可以提前购买这类特价票。不过这种单独购买特价单程票的情况其实并不常用——假如你从欧洲他国而来只是借道瑞士,那不妨在出发国诸如德国国铁DB、法国国铁SNCF、意大利国铁网站上购买,往往能够做到更加低廉的价格;而假如在瑞士稍加游玩且坐的火车较多,特价单程票所能节约的钱就相对有限,且限定时间无法做到随到随走。

supersaver tickets的最大价值在于搭配瑞士半价卡使用。在半价卡的半价基础上,再结合特价票可以做到颇为友好的价格。假如感觉提前购票对行程限制太大,那不妨在手机上安装SBB Mobile客户端,客户端有专属购票折扣优惠,搭配半价卡即使是随到随走也可以省下不少的钱。

需要注意的是各类通票、半价卡都是实名且限定日期的,多人购买也没有优惠(仅家庭购买时有儿童票优惠,一日票搭配半价卡购买时可享受6人出行5人票价的优惠)。虽然绝大部分情况下检票员不会要求你出示护照对照通票姓名,有时甚至也无人查票,但是自觉做到一人一票有效期内使用是作为游客最基本的素质。

欧洲四国乘火车旅游

由于圣莫里茨为促进旅游推出了春夏秋季入住指定酒店两晚以上享免费交通(包括上恩嘎丁地区的几乎所有公交、缆车、火车线路)的优惠,所以我们在瑞士的第二天是不需要使用通票的,于是是购买连续三天还是可选日期四天的通票便成为一个问题。

从慕尼黑到圣莫里茨的整条路线大致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段是从慕尼黑出发到达德国南部边境城市林道Lindau。这一段旅程路过的都是平原,中途也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景色。由于林道与慕尼黑同属拜恩州,这一段线路是可以使用拜恩州票的(仅限慢车)。

第二段是从林道到瑞士边境城市St. Margrethen。这一段虽然很短(下图绿色线路标注,火车只要24分钟),但却要穿越三个国家——德国、奥地利、瑞士。这一段铁路围绕三国边境的著名湖泊博登湖(康斯坦茨湖)运行,是整个旅途中的第一个看点。

德国林道、奥地利布雷根茨Bregenz、瑞士Rorschach都是博登湖上的著名度假胜地,林道-布雷根茨、林道-Rorschach之间都有游船,如果时间允许的话,也不妨做游船游览下博登湖,甚至可以安排更多时间环湖之旅。三地的游船码头距离火车站最多只有几百米距离,如果安排得当,是可以做到火车客轮无缝连接的。

博登湖上的游轮在不同季节有着不同的时刻与班次,尤其是春秋季节交替时,游船时刻变化较大,需要仔细查阅时刻表。

第三段由圣马格雷滕St. Margrethen到格劳宾登州城市兰德夸特Landquart或者首府库尔Chur。兰德夸特和库尔是格劳宾登州(圣莫里茨、达沃斯所在的州)的重要城市,也是其重要的铁路站点,想前往任何格劳宾登州东部城市,都需要在这两个城市换乘雷蒂亚铁路公司的列车。这一段旅程列车沿林河河谷运行(下图绿线),两侧是山野田园风光。虽然这样的景色在瑞士比较常见,但因为林河是瑞士与列支敦士登的界河,也就是说你可以沿着边界从北到南欣赏列支敦士登风景。

第四段由兰德夸特或者库尔抵达圣莫里茨。从瑞士中西部坐火车前往圣莫里茨有北线和南线两个选择,其中北线由兰德夸特出发,沿山谷一路向东,穿越长长的隧道后进入南北向的恩嘎丁山谷,一路向南到达圣莫里茨;南线则由库尔出发先向南再向西经过图西斯Thusis、贝尔金Bergun等地,穿过隧道到达Bever与北线汇合最终抵达圣莫里茨。

南线最精华的地段在于上图蓝色粗圈的位置,1903年建成的阿尔布拉(Albula)铁路依靠隧道桥梁螺旋形展线的巧妙设计与施工,解决了和几年后詹天佑“人字形”铁路同样的山地机车爬升难题,雷蒂亚铁路也凭此与伯尔尼纳铁路获得了世界文化遗产,闻名全球。

而北线相对南线来说就没有什么名气,这一线路的景色也确实也比南线略为逊色。北线的精华在于屈比利斯Kublis附近的山谷和恩嘎丁山谷(上图中的细蓝圈),Zernez附近还是瑞士唯一的国家公园所在地。北线的山谷相对南线更加开阔,可以获得更好的视野,但相对就没有那么震撼。如果是出于不走回头路的目的考虑的话,北线还是可以考虑,但如果只能选择一条,那还是推荐走南线。

对于这段行程,我最基本的要求是最大化节约成本、保证兰德夸特/库尔-圣莫里茨段的行程是在太阳落山之前以方便欣赏风景。在这个基础上最初自己是计划加上博登湖游船或是列支敦士登一日游的,也曾经耗费多日设计了多种路程安排,但在时间上很难达到完美对接,不仅要大幅度增加转车次数,在中转时间上也很难得到保障,一旦有轻微晚点就会牵一发动全身。个人觉得假如有值友有增加中途景点的打算,不妨在林道或是库尔增加一晚的住宿,会从容很多。

在兰德夸特北线还是库尔南线的选择上,自己也是纠结了许久。国内去圣莫里茨的人本来就少,选择经由北线前往圣莫里茨的更是从没见过,为了比较线路自己不得不打开谷歌地图的卫星图一点点的查看确认沿途景观。因为两天后安排了冰川快车圣莫里茨-采尔马特的旅程会经过南线,本着不走回头路的精神还是选择了北线,也算是为以后的驴友们提供一些参考。

由于林道-布雷根茨-圣马格雷滕的火车线路分属三国铁路公司,所以在DB、ÖBB、SBB的网站上都可以买到这条路线的车票,但ÖBB仅限于奥地利段的票价较便宜,SBB没有通票半价票的话怎么买都是最贵的,于是省钱的希望还是落在了德铁DB的身上。但是DB自动搜索出来的行程并不是让人太满意,不仅无法选择南线还是北线,有不少路线转车需要横跨数个站台却只有几分钟时间,很容易误点。 这个时候就要巧妙利用DB的中间站和换乘时间设置,通过不同参数的调整获得让自己满意的车次路线与换乘时间,这个我在几年前的文章中就已经详细阐明过。

于是这次的购票自己也是如法炮制,结果也确实没有让自己失望——从慕尼黑到圣莫里茨全程两个人只要78欧,只需转两次车且转车时间十分宽裕,且距离最长的一段还是EC快车,比起拜恩州票+瑞士通票的方案要省出许多。

欧洲四国乘火车旅游

由于在慕尼黑的出发时间是中午12:33,本来是打算早晨起来再去啤酒节或是奥古斯汀啤酒园喝酒吃肉,然而前一夜玩到凌晨才回来再加上飞机六个小时的晚点消耗了太多的精力,索性还是先睡个好觉吧。虽然住宿的酒店并没有提供早晨,但好在四星级酒店的床还是很舒服的,一觉醒来满血复活,收拾好东西便准备出发了。

和前一天三次看着S线列车在面前开走一样,上午依然没有赶上最近一班列车,再等待二十分钟坐上车到达主火车站时,时间已经不是太充足了。于是赶紧冲进火车站的各家超市中买了水果、啤酒,又去汉堡王拎了俩汉堡就赶紧上车了。

慕尼黑开往林道、布雷根茨方向的快车基本都是SBB运营的慕尼黑-苏黎世线路列车,虽然这条线路乘坐大巴会更加便宜,但并不意味着火车就不热门——因为只提前了十分钟上车,我从车尾一直走到车头都发现每个车厢都坐满了人,好不容易找到车头方向有车厢不是那么拥挤,等上车之后才发现车厢内的绝大部分座位都是预订状态,想找个空位已经很难,于是只好找了两个在中途站开始预订的座位先坐下。

瑞铁SBB的列车与德铁DB一样,并非强制订座,乘客上车后可以根据座位等级随意入座,先到先得。通常欧洲的短途慢车车上人都很少,完全不需要订座,但少部分连接大城市之间的中长途高等级列车,尤其是上下班高峰、节日期间会容易爆满。假如你担心没有座位或者占不到喜欢的座位,也可以在加钱预定座位号,已预定的座位在座位上方的座号旁会插有已预定的字条(高等级的动车组上方座号旁会有专门的显示屏)并标注座号预定的区间。

像慕尼黑-苏黎世这样的中长途热门线路,又时值啤酒节,所以车上人满为患也不足为奇,很多人也会选择提前预定座位以保证旅途的舒适。虽然几欧的预定费(DB是欧,SBB是5瑞士法郎)也不算太多,但毕竟也是个可花可不花的开销,那是否可以省下来又坐的舒服呢?假如你乘坐的列车是始发站(例如慕尼黑-苏黎世这班),那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早点上车占座 。像这种中长途的国际列车,通常会提前几十分钟停靠在站台,提前上车把行李放好,留一个人在车上照看,其他人就可以下车去采购些东西了。

至于什么车厢最容易找到座位,一般来说是车尾、车厢尾部、不靠窗的位置。因为无论德国还是瑞士的火车座位预定界面是不能自选座号,只能选择喜好(靠窗/过道、包厢/普通坐席),由系统分配座位。所以通常是默认从车头车厢开始分配,并从车厢前部依次顺延到后部,所以往往越靠前的车厢会被预定的越多,而靠后的车厢则相对较少人预定,而且无论哪节车厢,靠尾部的位置通常都没有预定。另外由于预定座位的人通常喜欢选择靠窗位置,所以靠过道的位置也经常会无人预定。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欧洲火车均有一二等车厢划分,很多列车的尾部可能是一等车厢,所以一定要看清楚再上车,以免出现误会。

假如你上车已经比较晚,车上那些未预定的座位已经坐满,那你需要仔细看一下已预定座位上的标签,选择一个上车站比较靠后或者短途预定的座位,假如能与你的行程正好完美错开那就再好不过了(如果不熟悉沿线车站可以在SBB/DB客户端查询路线)。假如运气比较背没有找到这样的座位,你可以在车厢内观察,往往会有已预定座位的旅客在开车后还未上车,那你这时不妨去坐到那个位置上,因为通常很少有人会预定座位后从中途站上车。

上文也说过,从慕尼黑到林道这一段路程一路平原,其实没有多少可圈可点的景色。

然而最不愿看到的还是一向以准点著称的SBB竟然晚点了,等快到林道时已经晚了五六分钟。林道作为一个港口旅游城市,其城市构造很像中国的著名旅游城市厦门——城市建在岛上,通过长堤将铁路引入市内与港口,也就是说,任何中途停靠林道站的火车,都需要在林道换向调头。

林道虽然市内别墅众多,风景宜人,但其最著名的景点,还是位于其港口的灯塔与雄狮,这也是林道的标志。而林道火车站出来几十米,就是林道港码头。我所乘坐的EC194列车计划在林道停靠7分钟,所以在出发之前,我就决心一路狂奔去拍一下这个闻名世界的灯塔。

因为当时火车是晚点抵达林道的,按照中国传统列车是会缩短停靠时间以尽量减少延误,自己也从未在这种情况下下过车,一旦我拍完照回来火车跑了那我全天的行程就都呵呵了。纠结万分但还是敌不过林道灯塔美景的诱惑,自己还是义无反顾的拿着相机冲下了车,奔去站外拍了33米高的林道灯塔。

摁完快门就一路跑回车站,这才发现火车丝毫没有要走的意思,最后火车果然还是停满了7分钟才开车,这次的整个欧洲行自己也特别留意了一下,即便是晚点到达,火车基本都是该停几分停几分,最后追上正点完全是靠路上提速,与国内略有不同。

由于地处德奥交界处,林道站内有许多奥地利国铁的火车,执行短途S线和RE列车。

更换车头之后列车继续了环湖之旅,24分钟便到达了圣马格雷滕St. Margrethen。虽然是瑞士边境重要的中转站之一,但其实这是个很小的车站,除了一个小超市便没有了其他设施。原本打算在这里购买两天之后使用的瑞士通票,找了好久在角落里找到售票处才发现当天是周日不营业。

欧洲四国乘火车旅游

过了萨梅丹之后列车很快就到达了终点站圣莫里茨,我们乘坐的车厢虽然没有景观列车那样的顶部玻璃,但是巨大的窗户依然很适合观景。

圣莫里茨车站就建在圣莫里茨湖边上,其地下道一边通向湖边,一边通向站房和城区。趁着天还没黑透赶紧冲去湖边拍几张照。圣莫里茨的夜晚还是颇有些凉的,尤其是湖边风比较大

回头看圣莫里茨站,在地下道左侧有个无人值守的卫生间,灯光抽风都是自动感应的,不知道是不是太安静的缘故,打开门进去有点拍悬疑片的赶脚~

由于在湖边玩的有点嗨,待回到车站的时候去往青年旅社的3/9路公交车已经开走了。本来期待车站附近会有大超市,但询问之后才得知镇上的两家coop都不在车站边上且晚上7点就关门了,而车站的便利店虽然有吃的但着实没有多大兴趣。于是便在站房转了几圈。因为是世界遗产又是著名旅游线路,雷蒂亚铁路有完善的宣传资料可供免费领取。

站房里挂的世界文化遗产标牌,在沿线各车站都有悬挂,代表了瑞士铁路王国的骄傲。

作为重要旅客集散地售票处也提供了多个窗口,当然这个时间都已经下班了

作为一个车迷最羡慕的还是雷蒂亚铁路经常会搞多种多样的车迷活动,相比于国内车迷的待遇,瑞士车迷简直不要太幸福。今年10月15/16日的活动,雷蒂亚铁路出动了多种敞篷、复古车厢及蒸汽、老式电力机车上线运营,规模相当盛大。

圣莫里茨站还有专门用来留念用的纪念章,可以盖在明信片或者随便什么纸上,自己也尝试了好多次,发现在明信片底下稍微垫厚一点会盖的更清晰些。

圣莫里茨站也是镇上的公交枢纽,无论是镇内交通还是恩嘎丁城际公交都在这里换乘,我们第二天去科尔瓦奇雪山观景台就要在这里转乘1路车。

因为晚上是一小时一班,所以等了许久才等到公交。其实圣莫里茨城区并不算很大,假如没有行李的话等车的时间完全可以足够走到旅社了。虽然上车并没有人查票,车上大部分乘客都拥有公交票证无须买票,但自觉向司机购票还是必须的。不同于其他国家司机销售的手撕票,圣莫里茨的公交司机有个专门的售票机,输入你的起点终点并打印出来。圣莫里茨采用的奔驰公交车在硬件上堪称豪华,每当到站后车体会自动向右侧车门方向倾斜,方便乘客上下车;车内的屏幕会准确指示当前路线及所有车站的到站时刻,在下站到站前按键即可请求司机停车。不过随之而来的也是超高的票价——如此短的路程竟然要一个人3瑞士法郎(合人民币21元),绝对是刷新认知了有木有。正如旅游攻略里说的那样,在圣莫里茨你不会见到像苏黎世那样一般有钱的人,到处都是特别有钱的人,这消费简直要哭啊……

在圣莫里茨这样一个五星级酒店遍地都是的城镇,想选择一个性价比高的住宿并不太容易。我们选择的住宿是圣莫里茨青年旅社,虽然看起来在城郊不带卫生间的小双床房两晚要1600多人民币有些不可思议,但这里有公交车直达、丰盛的早晨、优惠的晚餐,虽然卫生间洗浴间公用但在秋季人不多几乎相当于专用,再加上最关键的圣莫里茨交通卡,能为旅行省下一大笔钱,其实这样的住宿还是很有“性价比”的。

不过酒店的晚餐到晚上八点就停止供应了,我们因为没有赶上上一班公交车所以晚餐也自然没有赶上。因为在城郊周围也没有其他商家,想出去吃也是基本不太现实了,幸好在慕尼黑时买了些吃的,要不真的就只能悲催的干瞪眼了。

从慕尼黑买的啤酒,一路上直到意大利才喝完。

原本想着趁晚上拍下星空,但圣莫里茨独特的天气,虽然白天万里无云,到了傍晚不知道哪里来的云就迅速把天封的严严实实,所以最终作罢。因为第二天还计划了将近20公里的山地徒步线路,一早还要赶第一班公交上雪山,所以还是早点休息吧~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