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欧洲旅游地方
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河线以南
1月平均气温
<0℃
>0℃
河流封冻状况
不封冻
年降水量
<800mm
>800mm
植被类型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耕地类型
以旱地为主
以水田为主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
作物熟制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主要经济林木
苹果、柿、枣
柑橘、茶叶、油桐
主要运输方式
公路、铁路
公路、铁路、水运
107、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基本上以秦岭——淮河一线、400mm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等三条地理界线相结合,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108、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主要水果
主要能源
主要地形
生态问题
南方地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洪涝灾害和水环境的污染
北方地区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
温带季风气候
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华北平原:旱、涝、碱和风沙的威胁
C、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109、南方地区有我国“鱼米之乡”的美称。(淡水鱼产量居全国之首)
110、四川盆地土壤以紫色土为主,有“紫色盆地”之称,其中的成都平原素有“天府之国”之称。
111、东北平原——“黑土地”,长城以北(东北平原)为春小麦,长城以南(华北平原)为冬小麦
2019欧洲旅游地方
116、主要商品粮基地:①三江平原(春小麦);②松嫩平原(春小麦);③洞庭湖平原(水稻);
117、纤维作物:棉花生产集中分布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疆是我国优质长绒棉产区。
油料作物:油菜子的最大产区是长江流域;花生分布较为普遍,山东、河南两省为主要产区。
糖料作物:甘蔗主要分布在华南及四川盆地,最大产区为广西;甜菜主要分布黑、吉、内蒙古和新。
饮料作物:茶叶主要产区有福建、浙江、云南等。
热带经济作物:椰子、可可、咖啡、天然橡胶等,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
118、我国西部、北部的四大牧区: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主要畜种:三河牛、三河马、细毛羊、牦牛、藏绵羊等。我国东部、南部农耕区的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四川、湖南、河南是我国商品生猪的主要产区。
119、工业布局(沿海 内地,城市 农村)
辽中南工业基地(重工业为主)
京津唐工业基地(综合型,北方最大)
四大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基地(综合型,全国最大)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轻工业为主)
120、棉、毛、丝、麻纺织和化纤,其中以棉纺织工业最为重要。棉纺织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是靠近棉花生产基地,如上海、天津、郑州、武汉等。毛纺织工业主要分布在四大牧区。丝纺织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区,以苏杭最出名。
121、高技术产业呈现多元化趋势,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成为制造业中的第一大部门。
122、“三横五纵”:
2019欧洲旅游地方
124、地形地势:东南部以平原为主,西北部以山地为主,地势特征是西北高,东南低
125、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以炎热和降雨集中为特征。
126、城市职能: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
127、名胜古迹: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故宫、天坛、颐和园、十三陵、明代长城
128、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地理区位优势明显,海陆兼备,交通发达;是祖国的南大门,对外贸易重要口岸;靠近东南亚、港、澳、台地区,对外开放力度大,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发展密集型产业(加工制造业);丰富的旅游资源。
129、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光热充足,降雨充沛,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集。
2019欧洲旅游地方
65、领土:由美国“本土”+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地形分为东中西三大南北纵列带,东部为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为大平原,西部为落基山脉。首都华盛顿。
66、海陆位置:美国主体部分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北与加拿大接壤。
纬度位置:地跨热带(夏威夷州)、温带(“本土”部分)、寒带(阿拉斯加州)
67、经济:高度发达,工农业总产值居世界首位。在对外贸易方面,美国既是输出工农业产品最多、出口贸易额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进口小汽车、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
68、农业: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小麦、大豆、玉米,乳肉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但咖啡、可可、天然等热带农产品需要大量进口。
69、农业生产特点:a、农业地区专门化、b、农业生产机械化
6、工业:自然资源丰富,交通运输发达。科技力量雄厚,使之成为世界上的工业大国。
2019欧洲旅游地方
9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大饮喝八缸)
93、我国气候特征: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
气候类型: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夏季风盛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冬季盛行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的西北风
夏季风的进退:推进迟缓,徘徊在南方——“南涝北旱”;推进迅速,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北涝南旱”
94、我国的气候灾害:寒潮,梅雨(长江中下游地区,时间为6月初)沙尘暴,台风,洪涝
干旱: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西北和华北地区最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