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之欧洲西部知识梳理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复习有关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炎热干燥 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叶质坚硬。盛产油橄榄、柠檬、无花果、柑橘等。
(三)河湖:
欧洲西部的河流特征及成因:由于本区多平原,降水量较多,河网较密,水量充沛,因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岭的限制,不利于长河的形成,河流短小。主要河流:多瑙河世界流经国家最多(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等9国)。湖泊:西北部和阿尔卑斯山脉两侧(多为冰川作用形成)。
(1)多瑙河:发源自德国西南部山地,注入黑海,世界上干流流经国家最多(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等9国)的一条国际性河流。
(2)莱茵河:源自瑞士,流经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家,注入北海(荷兰鹿特丹)。被称为“黄金水道”,是欧洲乃至世界航运最繁忙的河流。
(3) 湖泊:主要分布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阿尔卑斯山脉南北两侧。
【补充】
莱茵河世界航运最繁忙的原因?
由于莱茵河水量大、变化小、水流平稳、无结冰期、运河发达,货运量在世界上仅次于密西西比河 。
欧洲西部发达的内河航运网的形成条件:
(1)地形以平原为主,水流平缓;
(2)该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多且季节分配均匀,使河流水量丰富且季节变化小;
(3)最冷月气温大于0℃,河流无结冰期;
(4)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小,河道不易淤积;
(5)各河流之间大都有运河沟通,形成了稠密发达的内河航运网;
(6)该地区经济发达,航运价值高。
三.人文地理特征:
国家多(43个,亚洲48个),面积小,人口多而密,经济发达。
1、 国家和地区:
欧洲西部有30多个国家,国家众多,但是面积都不大,其中有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梵蒂冈,它的面积还不到平方千米,人口只有约798人。
2.居民:
白色人种为主,人口稠密区沿着煤矿和工业地带分布,略呈“十字型”,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匈牙利、德国等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
白种人∕世界人口稠密区,人口沿煤矿和工业带呈“十”字形分布,西欧、中欧人口密度大,北欧、南欧人口密度小∕人口增长慢,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3.经济:
经济发达地区:大多数国家属于经济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发达,其中德国居第一位。工业发达。自英国向东至波兰,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到意大利,形成工业带 。畜牧业发达,产值高。
资本主义经济发达,多属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发达,占世界一半以上,德国最多。
(1)发达的工业----加工型工业,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制成品,工业密集地带呈“十”字形分布。
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的自然条件
欧洲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西部北部为丘陵平原、东部南部山地高原(阿尔卑斯山、中央高原、洛林高原),北部有著名的巴黎盆地,塞纳河流经巴黎盆地,注入英吉利海峡,水量丰富航运便利。
3、工业、农业都发达的经济
世界上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
农业有利条件:平原丘陵为主的地形、温和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壤
巴黎盆地是法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农业区。西南部和地中海沿岸园艺业发达,盛产葡萄。
矿产:里尔煤矿区——北部;洛林铁矿区——东北部
煤、石油不足,大力发展水电和核电,核电比重达70%。
4、重要城市
首都——巴黎;地中海沿岸——马赛(港口、福斯的东侧)、福斯;福斯、敦刻尔克(临海型钢铁工业----日本福山、意大利塔兰托、中国宝山)。
(三)德国
1、欧洲大陆上“十字路口”,本区邻国最多的国家(9个)。
2、北部和南部的地形差异:
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北部是北德平原,地势低平,气温较低,冬冷夏凉、土壤较贫瘠,主要发展畜牧业,粗放经营,人口较稀;中部谷地和宽广的山地,宜于农耕和放牧;南部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脉,广布森林和草地。
3、发达的工业
现代化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欧洲经济实力最强,贸易额居世界前列
发展有利条件 :丰富的煤炭、钾盐;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雄厚的科技力量。
不利条件: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进口,产品一半依赖国际市场。
分布:莱茵——鲁尔区:埃森、杜伊斯堡是中心,南部慕尼黑宇航、飞机、微电子
分布特点:工业布局大分散小集中,分布较为均衡,工业由北向南发展。
4、主要城市
柏林:德国首都,位于东部,是全国最大城市。
汉堡:位于易北河下游,最大港口城市和造船中心。
法兰克福:德国最大航空港,铁路枢纽和化学工业城市,世界重要金融中心。
慕尼黑:南部工业中心,德国宇航、飞机、微电子工业中心,啤酒之都。
(四)意大利
1、气候:以地中海气候为主
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的自然条件
意大利的老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西北部,是意大利的“工业三角地带”,全国的经济中心,主要工业以传统工业为主。意大利的新兴工业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北部。这里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一直以农业经济为主,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他们充分利用这里的区位优势及国内外有利条件,迅速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区。为了同西北部的传统工业区和至今工业化尚未得到普及的南部加以区别,人们把意大利的新兴工业区称为“第三意大利”。
特点:以中小型企业、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大多是分散或实行家庭包工,资本集中程度低,工业大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生产销售服务信息形成网络,成千上万的中小型企业独立经营,密切协作,实现规模经济生产。和我国温州地区的工业有一定相似性。
(五)芬兰——千湖之国
1、芬兰位于欧洲北部,国土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有三分之一的区域处于北极圈内,与冰岛同属世界上最北的国家。因为它的国境内有大大小小湖泊18.8万个,占国土面积的10%,素有“千湖之国”之称。最大的湖是西南部的塞马湖,其余较大的还有派扬奈湖、伊纳里湖和皮埃利斯湖等。
2、另外诺基亚的起源于芬兰的一条河——诺基亚河(Nokia River)。
3、芬兰69%的土地被森林覆盖。其森林面积达2600万公顷,人均林地5公顷,居世界人均林地的第二位。所以芬兰的造纸业也闻名于世。